欢迎来到河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文网】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专业认证

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通知

2016年10月24日 15:28 

教办高〔2016〕618号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6号)精神,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高〔2016〕616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我厅组织河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等10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积极准备,切实做好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

附件: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2.会计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3.金融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4.法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5.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6.新闻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7.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8.园林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9.护理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10.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2016年9月23日

附件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该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该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4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等。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近四年该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该专业教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该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5%)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和)(4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该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自动化学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黄金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奖励。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科技厅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该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该专业教材情况(30%)

该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该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4.4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利用情况、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质量(20%)

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利用情况主要依据实验室台账,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主要依据基地层次和合作水平。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该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该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该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该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0)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4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该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科研考核统计的横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软件著作权属人;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该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附件2

会计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5)

1.1招生录取情况

(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该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的科学性和适用性(70%)

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与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是否吻合;按照培养方案能否培养出适用于用人单位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目标的前瞻性(30%)

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是否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性要求,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特色性需求。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4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培养模式(权重:0.15)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0%)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财政部认定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学术类)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会计领军(含后备)人才(学术类)等。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专业主干课教师学科背景符合度(10%)

从事本专业主干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其学历中本科、硕士、博士至少一个学历毕业于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其他经管类专业的比例(其他经管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经济学、经济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学)。

3.1.5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单独授课情况(15%)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6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5%)

具备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具有行业经历:①曾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②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高级资格证书;③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执业或非执业资格证书;④现在或者曾经担任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现任或者曾任企业财务或者管理顾问。

3.1.7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0%)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和)(4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审计学会优秀成果奖;省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社科优秀成果奖。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科技厅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科基金、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3.3专业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该专业教师为第一主编的公开出版的该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4.4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利用情况、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质量(20%)

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利用情况主要依据实验室台账,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主要依据基地层次和合作水平。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该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该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权重:0.10)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5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5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权重:0.10)

5.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该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科研考核统计的横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该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附件3

金融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持程度(70%)

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财政部认定的全国金融类领军人才(学术类)、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等。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高级职称教师授课主要是指讲授理论课,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

3.1.5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5%)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或取得金融保险领域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证书,或取得金融保险类注册执业或非执业资质证书。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和)(4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中国金融学会优秀成果奖、中国保险学会优秀成果奖。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课题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科技厅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哲学/社科基金、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4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0)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本科教学成果奖(4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及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科研考核统计的横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附件4

法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专业人才培养多渠道发展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在促进毕业生出口多渠道发展如就业、考研、出国、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实施效果。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0%)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双师型教师比例(10)

专业教师中兼职实际从事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所占比例。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等。

3.1.5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2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获得律师资格、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在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合作开展横向法律科研项目。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和)(3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3.2.2近四年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情况(20%)

学术专著指作为第一署名人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

3.2.3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2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

3.2.4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哲学/社科基金、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5%)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2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5%)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5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4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主持及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省级以上教学技能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2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科研考核统计的横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及其他各类竞赛奖励情况(2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0%)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6.2.4近四年学生组织专业社团及社会服务活动情况(20%)

该专业学生组织法律专业社团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法律服务的情况。

6.2.5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0%)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附件5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5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50%)

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4.专业实践环节占课程体系的比重(1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专业实践模块占课程体系的比重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30%)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省级骨干教师等。(对于同一教师获得同类荣誉,只能填报最高一项)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近四年教师本人或作为指导教师获得竞赛奖励情况(15%)

竞赛奖是指本专业教师本人在教育部和教育厅组织的竞赛中获得奖励情况以及本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教育部和教育厅组织的竞赛中获得奖励情况。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0%)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和)(4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教育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政府自然科学奖、哲学社科奖以及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科研评奖。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教育学科领域内的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科技厅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哲学社科基金)、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与教研项目不能重复计算)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与科研论文不能重复计算)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教育类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是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教育学科领域内的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5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教学资源

(权重:0.30)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5)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40%)

4.2.1近十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高等教育类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6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4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5%)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0%)

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附件6

新闻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目标设置的层次与定位的准确性,知识结构的丰富性、专业能力培育的可行性(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反映专业前沿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中是否有反映本专业前沿和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是否反映了培养方案中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8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例如小学期综合实践、导师制、社会调查、案例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等。

2.2.2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2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例如: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或联合培养;有外籍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培养外籍留学生;本专业学生有境外考察、访学、培训、专业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国际化情况等。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0%)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总教师的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河南省“特聘教授”、国家及省级“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百名青年社科理论人才、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等。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2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仅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情况占专业教师的比例(15%)

参与社会服务情况指在街道以上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担任专业咨询、指导等工作(以聘书为准)。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0%)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是指曾接受新闻学专业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性学术论文)(3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40%)

科研奖励指是指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国家各部委评选奖项、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包括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新闻学学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奖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课题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部委级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人民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4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作者署名公开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研究相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本专业相关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或参与编写本专业相关教学参考或实务教学类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30%)

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课题;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具有同等级别的教育管理机构设立的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4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6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

(权重:0.10)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4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以第一署名单位完成的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70%)

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30%)

近十年(2006级以后)的本科毕业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2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科研考核统计的横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奖励情况(45%)

专业相关论坛或竞赛获得三等以上的奖项。

6.2.3近四年学生获得相关行业证书情况(15%)

行业相关证书是指与新闻学类相关的资格证书,如:出版专业资格证书、网络编辑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0%)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附件7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该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该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4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等。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近四年该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该专业教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该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5%)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和)(4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或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发表的该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奖励。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科技厅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该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该专业教材情况(30%)

该专业教师主编或翻译的公开出版的该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40%)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4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该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该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5图书资料(5%)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该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该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0)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4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该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专业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科研考核统计的横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3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该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附件8

园林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05)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2)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培养模式

(权重:0.2)

2.2培养模式(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7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方式与效果(20%)

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2.2.3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1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0%)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

高级职称指具备教授、副教授及相应职称的教师。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0%)

3.1.4高层次人才教师情况(10%)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

3.1.5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20%)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6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0%)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相关企业实践6个月以上。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0%)

3.1.7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①曾接受相关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②曾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过科研项目。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0%)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0%)

1.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5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

2.外文高水平论文收录情况(50%)

四年内SCI、SSCI、EI、AHCI收录论文数。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科协科技奖励。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0%)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①纵向科研项目: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军队重要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科技厅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哲学/社科基金)、地厅级项目。

②横向科研项目:进款额为三万元以上,且在学校科技处和财务处备案的项目。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3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30%)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3.4近四年教师参加省级教学技能竞赛获奖情况(10%)

本专业教师参加省级教学技能竞赛并获得三等以上奖励。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5%)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30%)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

3.4.3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2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4.4专业教室及实验室(20%)

专业教室包括专业设计教室,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室和评图展览空间;实验室指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室。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0)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4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3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科研考核统计的横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25%)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受理等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前五名);该专业学生为专利受理限额内成员。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0%)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6.2.5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0%)

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附件9

护理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4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分数在学校整体招生中的情况(40%)

近四年该专业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与该校所有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的差值。

1.1.3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2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2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2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2010版))。

4.临床教学安排(10%)

临床教学安排的合理性。

5.实际接触患者安排(10%)

实际接触患者包括早期临床见习、临床理论课程期间的见习(课间见习)和临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6.临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安排(10%)

临床实习教学中安排的合理性。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6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2.2.2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护理学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包括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专任教师指人事关系在护理学院,且从事护理学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兼任教师指人事关系在直属附属医院,且从事护理学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每学年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不低于30学时) ;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中的学术型硕士按1.5、专业型硕士按1.0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将博士生按照3.0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等。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30%)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主要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含本科课堂实践教学),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含本科课堂实践教学),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具有双师型专任教师的比例(15%)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证(教师证+医学专业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0%)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0%)

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他引次数总和(20篇代表论文)(5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影响因子以CNKI发布的杂志影响因子为准。

国外学术论文以“Web of Science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以美国汤森路透社(JCR)官方发布的影响因子为准。

2.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影响因子总和(20篇代表论文)(50%)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0%)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30%)

科研奖励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中华护理学会等国家一级学会、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的奖励;国家级发明专利。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科技厅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哲学/社科基金)。

3.3教师教研情况(20%)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4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不包括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参加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参加编写本专业教材是指:以主编、副主编、编者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及其他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30%)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20%)

3.4.1现有护理实训室模型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指学校公共护理实训平台和护理学院实训中心的模型和仪器设备)

3.4.2近四年新增的护理实训室模型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25%)

近四年新增的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指学校公共护理实训平台和护理学院实训中心的模型和仪器设备)

3.4.3近四年护理技能中心建设情况(20%)

学校拥有的护理技能中心。

3.4.4近四年在校学生与病床总数比值(30%)

病床总数=直属附属医院床位数(包括附属综合医院和与护理专业教学有关的附属专科医院)+承担全程临床护理教学的教学医院床位数(不包括承担部分教学的专科医院)。附属医院是医学院的组成部分,与医学院有隶属关系。教学医院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有省级政府部门认可作为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资质;学校和医院双方有书面协议;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包括临床护理理论课、见习和实习在内的全程临床护理教学任务;有完善的临床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组织机构和教学团队等。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5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5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0)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4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1.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50%)

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2.实验课及实训课教学质量监控(20%)

实验课及实训课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3.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30%)

早期接触患者、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1.理论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50%)

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2.实验课及实训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20%)

实验课及实训课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3.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30%)

早期接触患者、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1.理论课教学反馈及效果(50%)

理论课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2.实验课及实训课教学反馈及效果(20%)

实验课及实训课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3.临床实践教学反馈及效果(30%)

早期接触患者、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全日制统招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25%)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省级优秀活动品牌、大学生挑战杯等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20%)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

6.2.3近四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得国家级专利情况(10%)

该专业学生为发表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或专利的第一、第二完成人。

6.2.4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1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6.2.5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情况(20%)

通过情况是指首次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学生人数占参加该考试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即一次通过率。

6.2.6近四年学生获得相关行业证书情况(10%)

包括心理咨询师证书、营养师证书等护理与健康促进相关证书(国家人力资源部门颁发)。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有覆盖整个教学环节的连续性过程,中间单独的一个环节不算作特色,1000字以内)。

附件10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说明

1.生源情况

(权重:0.10)

1.1招生录取情况(100%)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文化课平均(标准)分数(30%)

本专业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专业课平均(标准)分数(30%)

本专业每名学生艺术专业统考成绩除以该生所在省艺术专业统考满分值后的标准分的平均值。

1.1.3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

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河南省学生数除以该专业录取河南省学生总数。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1培养目标(20%)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

培养方案各要素匹配程度: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培养模式

(权重:0.15)

2.1培养方案(60%)

2.1.2课程体系(80%)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

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持程度;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课程设置对培养计划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

3.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0%)

2.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80%)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例如小学期综合实践、导师制、案例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等。

2.2.2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20%)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例如有外籍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培养外籍留学生;本专业学生有境外考察、访学、培训、专业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国际化情况等。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1专业生师比(25%)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对于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资质的院校,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按照1.5和3的比例折算成本科生数,然后计算专业生师比。

3.1.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5%)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3.1.3高层次教师情况(15%)

高层次教师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及省级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等。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5%)

3.1.4近四年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15%)

1.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40%)

教授授课是指教授讲授理论课,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无教授的专业按副教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统计。

2.近四年由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60%)

专业课主要是指理论课,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计算在内,高级职称教师指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

3.1.5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15%)

行业经历是指在校的专业教师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

3.1.6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比例(15%)

中青年教师指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是指曾接受社会工作或社会学专业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1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0篇代表论文他引次数总)(30%)

学术论文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国内学术论文“他引次数”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SSCI与CSCD源期刊并集库(含扩展库)中的“他引次数”为准,自引不能计算在内。

3.2.2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40%)

科研奖励指是指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民政部评选奖项、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奖项。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25%)

3.2.3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30%)

以第一立项单位主持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部委级项目;省级项目(省科技厅立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

3.3教师教研情况(25%)

3.3.1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40%)

教研论文是指以第一作者署名公开发表的与本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研究相关的论文。

3.3.2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本专业教材情况(30%)

本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本专业相关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或参与编写本专业相关教学参考或实务教学类教材。

3.3.3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30%)

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包括: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教改立项课题、国家及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3.4实验实践教学条件(10%)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40%)

单价1000元以上的设备。

3.4.2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60%)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指近四年有学生实习且签有协议的实习实践基地。

3.教学资源

(权重:0.35)

3.5图书资料(5%)

3.5.1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60%)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图书资料。

3.5.2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的个数(40%)

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源(含学校与院、系)是指供本专业教学科研使用的、由资源提供方完成更新的、可全文下载的电子资源,不包括随书的资料光盘。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

(权重:0.10)

4.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0%)

4.1.1历年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 、卓越农林 、卓越法律人才等)。

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规划教材。

4.2教学成果奖(40%)

4.2.1历年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

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教学质量保障

(权重:0.10)

5.1质量保障体系(100%)

5.1.1质量监控(30%)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措施。

5.1.2质量评价(40%)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有多角度的评价,质量评价措施及实施情况。

5.1.3反馈及效果(30%)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有持续改进。

6.培养效果

(权重:0.20)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50%)

6.1.1近四年就业率情况(50%)

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50%)

校友指77级以后的本科生。每人简介500字以内。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

6.2.1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20%)

创新创业活动指: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指: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各类国家、省部和市级纵向项目,以及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科研考核统计的横向项目。

6.2.2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15%)

该专业学生为获奖人之一。不包括专业竞赛获奖。

6.2.3近四年学生获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奖励情况(20%)

专业相关论坛或竞赛获得三等以上的奖项。

6.2.4近四年学生获得相关行业证书情况(20%)

行业相关证书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书,普通话一级甲等、一级乙等证书。

6.2.5五名优秀在校生简介(25%)

本专业在校生,每人简介300字以内。

7.专业特色

(满分10分)

7.1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100%)

在实践中培育和凝练出的专业特色及其效果说明(1000字以内)。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6年9月26日印发

上一条: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信息填报表 下一条: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

关闭

 
毕业生月光剧场献礼建党100周年合影
毕业生月光剧场献...
参观鄂豫皖苏区将帅馆
参观鄂豫皖苏区将帅馆
双师培训
双师培训
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宋静主任领誓护士宣言
第45届南丁格尔奖...
我校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活动
我校开展急救知识...
专题丨护理学院传唱红歌“永远跟党走 奋斗新征程”携手献礼建党百年
专题丨护理学院传...
护理学院工会开展“铭记百年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观展观影主题活动
护理学院工会开展...
护理学院师生参加“峥嵘岁月百年史,不忘初心砥砺行”青春红歌会
护理学院师生参加...
我校举行2021年庆祝“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
我校举行2021年庆...